- 2023-04-23 08:00:00
- 关注
手机观看
微信登录
官方公众号
最新动态 不再错过官方公众号
最新动态 不再错过
-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言教育
00:35:06 黄国文 -
语言功能的伦理探微:适用语言学维度
00:32:22 王振华 -
教师陈述话语的互动性:语义跳跃与衔接
00:36:24 杨雪燕 -
核心期刊论坛
01:02:21 常少华/王和平/杨延宁/杨明明/赖良涛/张辉/何伟/范琳 -
意义进化视阈的词义创新探究
00:41:05 杨忠 -
教材语篇研究的系统功能模式
00:38:25 杨延宁 -
语言与语言教育:学习的语言学视角
00:41:24 常晨光 -
教育语言学的功能主义传统
00:39:10 赖良涛 -
中华学术外译论坛
00:56:47 潘卫民/赵彦春/冯薇/王品 -
系统功能语言学观照下的教育语言学
00:39:21 俞理明 -
功能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关联和协同
00:40:24 杨信彰 -
基于话语体系建设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00:32:00 苗兴伟 -
生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实践
00:44:25 何伟 -
言据性的局部语法研究
00:28:46 杨林秀 -
青年学者分组论坛总结
00:12:10 潘卫民/张大群/侯建波/赵文超/王华
主办方简介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是我国教育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官方组织。其前身为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于2010年成立,创始会长为俞理明教授,为中国修辞学会的二级研究会。2017年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挂靠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改称“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
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的宗旨是: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携手国内国际教育语言学及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从语言角度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建立基于语言的教育教学理论,并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从教育的语言与语言的教育两个视角,推进我国教育语言学的长足发展,为国际教育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做出较大贡献。
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了会刊《教育语言学研究》;出版了“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丛书”系列著作;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语言学研究》、《当代外语研究》等核心学术期刊上组织了“教育语言学”系列专栏。同时通过举办年会、高端论坛、专题论坛、研修班等方式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教育语言学研究》是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刊,由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与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编辑部设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编委会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教授、陆俭明教授、李宇明教授担任顾问,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俞理明教授担任编委会主任、赖良涛博士担任主编,并邀请40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会专家委员。《教育语言学研究》于2017年开始筹划创刊,2018年正式出版发行,每年出版1卷。
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诚邀海内外广大学者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我国教育语言学事业的发展!
承办方简介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是我国高校创设最早的外语学科之一,其前身为1919年开办的山西大学校文科英文学类。1943年,单一语种的英文学系扩充为外语系。1996年,外语系更名为外国语学院。
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学院沧桑变迁,一大批名师名家相继在此弘文励教,开拓耕耘,在外语教育和学术研究两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把培根、巴克莱、休谟、笛卡尔等的哲学著作系统地翻译引进到我国的翻译家关其桐,被誉为中国民俗学奠基人之一的江绍原,活跃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学理论家常风,以翻译普希金、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等俄苏诗人作品而蜚声文坛的余振(李毓珍),兼治中西方哲学,发起并主编《哲学译丛》的杜任之,翻译《华盛顿全集》、科恩《论民主》等社科名著的聂崇信,把郭沫若剧作等一批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的彭阜民,长期致力于英美散文、诗歌译介及翻译理论研究的高健,博通多国语言,从英、俄、德、法、波兰等语言翻译社科类著作和文学作品40余部,荣膺2002年度波兰政府“传播波兰文化成就奖”的杨德友,参与翻译中央编译局新编《列宁全集》的吴长福等,便是其中的代表。
经百余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全面建设和长足发展,学院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专业与学科体系,在培养高质量外语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山西地方经济建设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本学科设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和翻译六个本科专业。目前学院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收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4个方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有英语笔译和日语口译、笔译3个授权点。学院拥有“言语交际学”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山西省立项支持的重点建设学科。英语专业于2019年获批“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俄语专业于2020年获批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于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翻译专业于2021年获批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于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继承优良的学术传统,学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余项以及大量其他各类研究项目,成果发表在国内外语类重要期刊以及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Discourse Processes、 Discourse Studi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Language in Society、 Notes and Queries 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标志着学术队伍逐渐进入国际学术对话的主阵地。
学院的教学任务分专业外语和公共外语两部分。现有专职教师14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2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人。整个师资队伍在学历、年龄、职称、学缘等方面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另外,各专业均聘有外籍教师任教。
学院办学理念明确稳定,坚持重内涵、重质量的发展思路,培养出的学生基本功扎实,知识视野宽阔,有发展后劲。近年来,各专业四、八级国家统考通过率均远超全国平均通过率。各专业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成绩突出。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已经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我们相信,学院将在新的起点,扎实稳步前进,再接再厉,不断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