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外语界面研究高层论坛暨语言服务承德论坛(2022)
  • 2022-11-05 14:00:00
  • 关注 手机观看  

    官方公众号


    最新动态 不再错过

    官方公众号


    最新动态 不再错过

视频 11133
聊天室
  • 精彩回放
  • 会议介绍
  • 主旨发言
  • 单位介绍
  • 关注+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外语界面研究高层论坛暨语言服务承德论坛(2022)将于2022年11月5日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四川外国语大学主办、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语服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翻译》《当代外国文学》《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上海翻译》《当代外语研究》《英语研究》《外国语文》《山东外语教学》编辑部协办。本次论坛采用大会主旨发言的方式进行,不设分论坛和小组讨论。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论坛将以腾讯会议及在线直播的形式举行,直播地址后续公布。因为疫情原因给各位专家学者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热忱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线上参会。

会议主题

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界面研究:热点与前沿

主要议题:

1. 外语界面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前沿理论
2. 语言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 中国特色应用翻译研究
4.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
5. 文学、文化、历史、政治的数字人文研究
6. 大数据驱动的语言研究
7. 基于语言数据的文学研究
8. 区域国别研究:理论与实践
9. 其它与外语界面研究相关的各类议题

会议时间

2022年11月5日

会议议程

外语界面全网发布版本_01.jpg
外语界面全网发布版本_02.jpg

会议地点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高教园区学院路

会务组联系人

马金语(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13131410251(微信同号)Email:e@lsc40.com
彭红艳(四川外国语大学):
023-65381861   Email:sisufyxy@126.com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代章)
2022年10月25日



译直播 提供直播技术支持
Livestreaming Powered by TTV.CN


主旨发言摘要
(按发言顺序排列)

罗选民

题目:跨学科翻译的定义、路径与案例分析

摘要: 本文针对翻译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跨学科翻译研究的两种途径:外部驱动途径(包括引入和导出)和内部驱动途径,以及界定了翻译跨学科性(相关性、融合性、创新性),以此作为案例分析的根据。取样的三个案例则分别代表了上述路径的三个不同的方面,通过跨学科案例分析来揭示跨学科翻译研究的主体性和合法性,澄清翻译界存在的认识误区。


朱振武

题目:新文科语境下翻译学科的跨学科展望

摘要:从新文科理念出发,对新近确立的一级学科翻译学科进行学术定义和学理阐释,对翻译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和努力方向进行学理展望,从界面视界和中国视角对翻译人才和翻译学者的话语创新问题进行深层思考。


高永伟

题目:语料库驱动的英语新词研究

摘要:新词发掘和研究主要依赖新近的各类语料。传统的英语新词研究基于由选自报章杂志、各类书籍、宣传材料等的例句所构建的引文库,但由于此类语库规模相对较少,因而未能全面地体现英语词汇的最新发展。而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语料库的普及,当代英语新词语的研究已呈现出更为及时和更为高效的特点,其原因便是在线语料库的使用。语料库的使用,不仅能有助于新词的发掘和研究,而且更能直观地反映出词汇的变化。本文从词典编纂者角度出发,探讨当代词典人如何利用语料库开展新词的研究。


张法连

题目:国家法律翻译能力建设探索

摘要:国家法律翻译能力直接决定了中国法治国际传播效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法律翻译能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关键抓手。本研究表明,提升国家法律翻译能力,首先要完善法律翻译管理的顶层设计,注重高校法律翻译教学,严控法律翻译质量程序,强化培养高端法律翻译人才。国家法律翻译实践表明,国家法律翻译能力的提升是我们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前提保障。


 

题目文学、交通与网络社会

摘要:19世纪英国经历了一系列交通模式的重要转型,从18301890年代的六十年间见证了从马车、火车到跨洋轮船的迅速更迭,这不仅加快了人口、物品、信息的空间流动,改变了社会流动性,而且塑造了19世纪特有的情感结构。 流动性转向为审视这一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交通作为联通工具促进了社会网络的空间扩展和网络社会的兴起。维多利亚小说记录并思考了交通与社会网络、网络社会之间的关联,绘制了流动性转型时代的认知地图。


申富英

题目:论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时间景观

摘要:世界标准时间的设立、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直觉主义哲学的兴盛,均使得人类对时间的认知大大改观,也激发了现代主义文学对时间问题的深入探讨。在现代主义文学家笔下,时间不再仅仅是一种直线性的、整齐划一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多元的多维度景观,而且至少可以划分为宇宙时间、历史时间、主观时间和钟表时间等。宇宙时间无始点也没有终点,其流动方式像洪水一样漫无边际,而人类历史在其中只是微不足道的尘埃,而且它不含任何人类主观意愿,但人类爱的力量和生存意志似乎可以超越宇宙时间的吞噬;历史时间并非是线性的、匀质的,历史也不是如文学情节一样按照“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运行,而是在混沌中以叶芝所谓的“GYRE”模式或“螺旋楼梯”模式或乔伊斯借用维柯的“历史循环论”模式运行,作家对历史时间的书写多借助神话框架和化用宗教仪式进行;主观时间是作家消解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对人单子化和单一化规训的重要场域之一,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包括吴尔夫笔下“存在的瞬间”“时间的切片”和乔伊斯笔下“审美三阶段”中的“Claritas”阶段,这种瞬间常常与日常生活的日常性相关,而日常生活是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规训程度较轻的时间维度,所以日常生活中的瞬间具有主观性、流动性、生成性,会在人的心灵上产生“顿悟”“神启”等效果;钟表时间常常是作家借以揭露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对人单子化和单一化规训的工具,因为资本主义借助钟表时间对劳动者的日程进行规范化,帝国主义借助对时区的划分、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的规定等达到对殖民地的控制,而这些规训都是现代主义作家着力进行批判的对象。在现代主义文学中,时间不再是纯哲学层面的抽象概念,更不是单纯由自然日夜所标识的时间或钟表所衡量的时间,而是由一系列对时间的不同经历、标记和述说,以及对一系列以复数形式存在的、生成新的体验、标记和故事的时间的探讨所构成的景观。


题目:语言研究的系统观

摘要:语言是一种基于使用、复杂、动态的认知适应系统,其产生、演化、变异和使用都是一种认知适应过程,是为了满足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需要。但始于亚里士多德的还原主义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创造出界限分明的各类学科。随着这些学科的发展和成熟,每个领域都形成了一套独立的专业化分析工具和话语,学科之间的知识壁垒也逐渐变得更加厚实。即使像语言学这门学科,同样难以逃离如此法则。其实,语言学的任何一个范式、流派、理论或视角,都只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必然会打上时代烙印,暴露其自身局限。为了克服这样的局限,我们认为,系统观是语言研究的必由之路,也是语言学的自然回归。我们将基于英汉语料,从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等方面对语言研究的系统观进行阐释。


王仁强

题目:唯科学主义语言学的方法论

摘要: 受超学科研究方法论启发,从四个维度对唯科学主义语言学的方法论进行反思。从本体论上看,唯科学主义语言学基于可分性假设,主张个体主义本体论和单层现实观,强调语言的客观实在性,但忽视言语主体对语言的建构作用。从逻辑上看,唯科学主义语言学沿袭经典逻辑,经典逻辑虽适用于言语层面的具体实体,但不适用于语言层面的抽象实体。从认识论上看,唯科学主义语言学主张还原论、决定论和局部线性因果论,对言语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难以解释语言层面的整体特征。从价值论上看,唯科学主义语言学难以做到知行合一、理实并重。研究表明,语言学亟需走出唯科学主义(牛顿思维)的困境,积极拥抱量子思维,从学科研究范式向超学科研究范式转向。


傅敬民

题目:再论中国特色应用翻译研究的特色

摘要:2021年,本人曾以中国特色应用翻译研究的特色问题为题刊文。文章认为,认识中国特色应用翻译研究的特色,至少应该对以下五个方面有所认识:符合特色,资源特色,主体特色,问题特色,价值特色。经过一年的思考与学习,本人认为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再补充功能特色。因为,中国特色的应用翻译研究基于功能并服务于功能。


王 

题目:中国教育成长小说海外译介与研究现状及思考——兼谈中国教育话语对外传播

摘要:教育成长小说作为“成长维度”和“教育维度”高度融合,个人成长与家国命运互动共生的独特小说亚文类,其译介也往往意味着一个国家、民族和时代价值取向、文化基因和精神向度的对外传播。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本文检视我国发展百年的成长小说的译介与海外研究现状,对比西方成长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提炼出成长小说译介与传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中类型文学的规划和翻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建设性对策。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教育成长小说的发展历史曲折反映的是中国教育文化和教育话语的嬗变和发展,因此中国教育成长小说研究也为教育文化和教育话语研究提供了生动案例,而加强作为文类的中国教育成长小说的译介和传播一方面将更好地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将极大推动中国教育文化、教育话语、教育思想更好地走向世界。


王继辉

题目:整合语言服务研究资源,搭建语言服务学术高地

摘要:近几年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语言服务相关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致使研究资源过度分散,研究思路与内容趋于雷同,因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无意识竞争不仅严重影响着本领域研究的整体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科建设的整体活力,使其难以达到新兴学科本应享有的发展速度。基于如上考虑,我们建议加大整合产学两界优质资源的力度,联手打造瞄准国内外学术前沿的“语言服务文献库”(Language Service Bibliography,简称LSB),为本领域研究者提供权威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借以帮助科研人员尽快把握学科前沿信息,以高起点冲刺重大课题,在语言服务领域建立属于中国学界的学术话语,为搭建中国语言服务研究高地而贡献力量。


王传英

题目:语言服务业发展与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               

摘要:本讲座在详细阐述近年全球语言服务业发展趋势和新兴语言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借助战略管理学派“钻石模型”,从需求条件、要素条件、上游支撑产业、语言服务企业国际战略等四个维度,探讨中国语言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及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

 

廖光蓉

题目:中医药概念既意合又意象表达式研究

摘要:中医药语言抽象,复杂,模糊,难懂。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涵,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和坚强保证。对中医药语言文化的探讨有助于其推广普及和国际传播。中医药概念可分为事物概念和事件概念,事物又可分为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事件又可分为行为、出现、领有、存在和状态。意合表达式即依靠体验基础,即事物或事件概念框架,受制于文化模式,通过转喻、转隐喻、隐转喻等认知操作组成的词语。而意象表达式则受制于文化模式通过隐喻使得所表达的事物或事件具体生动,进而联想到其表现;或者通过转喻提供一个入口,让人得以进入从而身处具体的情景、场景或状态中,或畅游知识海洋以寻觅关联度最大的元素。既抽象又意象表达式是指包含抽象表达式的意象表达式,抽象可以成为意象的进路,即意象可以经由抽象来升华以致更有广度和深度。基于已有研究,在体认语言学视域下尝试探讨中医药概念既意合又意象表达式的体验基础、认知操作和实现途径。

关键词:既意合又意象表达式;体验基础;概念框架;认知操作;实现途径


刘丽芬

题目:中俄应急场域符号景观构型对比

摘要:应急符号景观是突发事件特点、行动者资本、权力等多重力量作用下构建的,体现为文字、图形和色彩及其组合,以“文字+图形+色彩”为主。应急场域事件不定性决定符号景观的程式化,提示、提醒危险时,汉俄均用“当心”“小心”“危险”标记词,汉语“当心”“小心”一般与提示内容直接组构,俄语则用空格或标点与提示内容分隔;表禁止时,汉俄均用“请勿”“勿”“禁止”等类表述,但汉语语气较俄语缓和。事发突然性规约符号景观结构的简洁性,汉俄多用名词、名词短语、动词短语或简单句,各结构有差异,非语言符号呈同质化。危害复杂性决定应急信息的准确性,紧急撤离符号景观汉俄多由图文组合,紧急疏散图各有特色。本研究旨在为我国应急场域符号景观撰写与设置提供指导,为中俄符号景观建设互鉴及互译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急符号景观、构型、汉俄对比、场域理论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介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隶属于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为国家最早设立的四所外语专业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优良校风,弘扬“海纳百川,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国际导向、外语共核、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开拓出一条“内涵发展,质量为先,中外合作,分类培养”的办学路径。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经済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型外国语大学,具备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完备办学体系。学校还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创办了《外国语文》《英语研究》等学术期刊。学校已成为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

历史沿革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文为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缩写为SISU)始建于1950年,是在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成立的,历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195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大队(1951)、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系(1952)、西南俄文专科学校(1953)、四川外语学院(1959)五个阶段。2013年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校园环境

学校背靠歌乐,面临嘉陵,校园呈梯级向歌乐山延伸,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园林式单位和重庆市著名的和谐生态型校园,是大山城中的迷你山城。

学科专业

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的办学体系,设有22个教学单位、1所附属中学和1所附属小学。学校开设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外语专业24个(22个外语语种),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本科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学校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含二级学科13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含二级学科49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6个,含4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专业立项建设项目;有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12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项目特色专业、3个特色学科专业群。

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现有全校教职工含非编共1362人,专任教师86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为52.72%,博士占比为37.66%。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国家级人才5人,教育部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0人次,重庆市巴渝学者、英才计划13人次,“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17人次,重庆市宣传文化第二批“五个一批”人才、“322重点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4人次,“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及“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选39人次。现有全国一级学会、二级学会会长和副会长8人次。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各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一流课程23门;“十二五”期间获批省级教改项目95项。近五年,获得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85项,获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外语专业级别考试及格率和平均分历年都超过外语院校平均水平。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基地、多语言青年志愿服务中心、排舞队、京昆社、博艺莎剧社等社团组织在国内外重要赛事和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科学研究

学校有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备案基地、2个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学报《外国语文》是全国“中文外国语类核心期刊”,《英语研究》是CSSCI来源集刊。学校成立了金砖国家研究院、重庆国际战略研究院、当代国际话语体系研究院、重庆市国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教育法治研究中心等应用型研究平台,产出了一批有价值、高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学校是中国外语界面研究会、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等全国学会组织的二级学会会长单位。

国际合作

学校与30余个国家/地区的17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交流关系,开展合作办学项目100余个。每年派往国外学习与交流的学生600余人,来校学习的国际学生400余人。学校是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GAFSU)的成员单位之一,是法语国家大学协会(AUF)正式会员单位。学校与国外政府及教育机构合作设立法语联盟、歌德语言中心、塞万提斯语言中心、意大利语中心、俄语中心及白俄罗斯研究中心等涉外教育与文化交流机构;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和多哥洛美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商务英语本科双文凭项目。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71公顷,教学设施完备,有西南地区最完善的外语教学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笔译实验室、商务实战模拟实验室、传播技能综合实验室、中介语语料库实验室、重庆市外交外事实验中心等。学校图书馆藏有外国语言文学原版图书、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各类纸质图书(含合订期刊)125万册、电子图书1683125册,中外文纸质报刊656种、电子期刊868588册。

社会服务

学校发挥外语优势和特色服务社会,为提升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水平、创造更好的开放经济环境、促进重庆产业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学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员之一,学校志愿者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重庆智博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等众多国际大型活动和重庆市外事活动提供接待、翻译、联络、协调、礼仪、向导等服务,受到国内外友人的一致好评。建校70年来,川外学子的足迹遍布全球,为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重庆市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外交事业与文化传播、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发展愿景

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川外国语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科学研究实力、加大国际交流力度、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朝着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简介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承德市,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学校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类本科高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地方高校,是河北省首批转型试点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首批全国五所“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基地学校;是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建设”项目基地校;2016年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和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试点院校。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07年经光绪皇帝御批设立的热河速成法政学堂,隶属学部。期间几经易名,1915年改办为热河公立师范学校,1958年改建为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通州师专迁到承德与师专合并,1960年曾升格为承德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办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学校占地80.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740.33万元,各类实验(实训)室120个,纸质图书123.25万册,数字图书335万种,有先进的图书网络自动检索、借阅系统,开通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超星读秀知识库、万方数据知识资源等网络资源。

现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初等教育系、音乐舞蹈系、体育系、历史文化与旅游系、经济管理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化学与化工系、生物与食品科学系、继续教育学院16个教学院系,现有本科专业46个,涵盖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建有省级重点发展学科2个,产教融合共建专业6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6门,省级大学生校外教学实践基地1个。

坚持“师范性、民族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立足承德,面向京津冀,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民族事业发展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2652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平均就业率达到90%以上,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先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民族事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合格人才,已逐步成为全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德历史文化传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简介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始建于1978年的外语组,迄今已有43年办学历史。1979年由二年制中师改建为二年制专科,1999年改建为三年制专科,2007年更名为外语系,2010年学校升为本科普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是首批六个本科专业之一,2016年2月,大学英语教研室并入外语系,成立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开设英语、翻译(英语)、翻译(日语)3个本科专业,在校生870人。英语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校级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是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翻译专业与北京悦尔信息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建1000平米语言服务研究中心。

学院有教职工7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9人,博士17人(含在读博士7人)。

学院建有口译实训室2个、笔译实训室1个、商务实训室1个、同传实训室1个、语言实验室6个、外语教育资源技术中心;图书资料室1个,藏书6522册,中英文学术期刊70种。


语服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悦尔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简介

语服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整合国内外语言服务行业产学研资源,践行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为培养国家紧缺的高端语言服务人才建言献策,积极投身“一带一路”语言服务能力建设与研究,有效推动语言服务研究及语言服务行业在中国健康有序发展。

北京悦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语服信息技术研究院的母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翻译、会议、本地化、标准化等业务,是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的第二家AAA级翻译企业。

悦尔公司主编的《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翻译指南》是国内标准翻译的权威著作,公司董事长蒙永业博士专著《中国标准国际化研究》开创了标准国际化研究的全新领域。悦尔公司是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理事单位,积极参与中国标准国际化活动,多人受聘为国内标准起草专家、国内标准国际化专家。

悦尔公司是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服务委员会、口译委员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委员单位,积极参与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规划、标准化建设、语言服务标准编写等工作,是翻译行业标准《口笔译人员基本能力要求》(T/TAC 2-2017)、《翻译服务  口译服务要求》(T/TAC 3-2018)、《口笔译服务计价指南》(T/TAC 5-2020)等标准主编单位,是多项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另外,悦尔公司参与起草《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等重要报告。

悦尔公司于2013年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于2019年通过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AAA级笔译服务认证;悦尔公司荣获AAA级企业信用证书和A级纳税信用证书。

悦尔公司是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翻译实习基地,积极参与国内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公司内刊与公众号《译课》深受广大翻译学子的喜爱。

2022年,悦尔公司名列CSA语言服务企业榜亚太地区第29名。